【东欧行】3.华沙重建创奇迹 “绿都”“遗产”冠世界(上)

分类:东欧行 | 标签: 东欧行   华沙  
2024-07-05 06:16 阅读(?)评论(0)

619日,当地时间清晨6点左右,经过十个小时的飞行,从北京到达华沙。

当飞机抵临华沙上空,凭窗俯视,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幅美丽壮观的景色。如玉带的维斯瓦河,环绕华沙树木茂密,整个城市掩映在绿荫之中。真不愧“绿色首都”的美誉!

旅行社的行程安排紧凑,我们团友也是游览心切,精神焕发。顾不上长途旅程的劳累,八点刚过,大巴司机接到我们,便马不停蹄,从机场到市区。

路上,我一边观赏着沿途风光,一边听项导的介绍,很有感慨。

华沙,名字很浪漫,源自一对名叫华尔和沙娃的恋人,他们不畏强暴,冲破重重阻挠,最终结为夫妻的美好传说但是,这个城市的遭遇,跟它的祖国一样,却是多灾多难。

1596年,波兰国王齐格蒙特·瓦萨三世将皇室和中央政府由克拉科夫迁都到华沙。随之在1655年至1657年的一场战争中,华沙遭到严重破坏,在以后几个世纪中又多次被异族占领和统治。

1918年华沙再次成为波兰首都。仅仅20年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华沙这座美丽的古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全城85%以上的建筑被毁,那些富丽堂皇的古典建筑几乎荡然无存。有的西方人士曾经断言:“华沙不会重现在人间,至少100年内是没有希望的。”但是,战后新生的社会主义新波兰,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整个波兰掀起了高涨的爱国热潮,政府组织人民投身重建华沙的劳动中,华沙大学的师生们拿出来战前画的老城市图纸30万海外游子归来人民的家园得到重建,不仅保持了中世纪古城的风貌,而且兴建新市区,比战前更好。新波兰创造了奇迹——战后著名的"华沙速度"。

世界遗产一般是拒绝接受重建的东西但是华沙古城作为特例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听着这些介绍,看着车窗外的街景,高楼大厦、整齐街道、繁忙行驶着的汽车电车,一派繁荣景象。又想到我们即将参观的宫殿、教堂、城堡等历史古迹,更加感到,重建华沙,使得华沙涅槃重生的那一代人,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将近九点,我们来到市中心的“圣十字教堂”。这是一座与华沙乃至波兰共命运的教堂。建于1679-1696年,在二战中,1944年,它与在这里同纳粹英勇战斗的军民同归于尽。现在的教堂是1946年重建的巴洛克式建筑。

教堂不算大,也不算华丽。虔诚的信徒们在跪拜祈祷。

这里埋葬着著名的波兰钢琴家肖邦的心脏,是肖邦流亡巴黎去世后,人们遵照他生前“心回祖国”的要求将他的心脏装在瓮里并带到华沙,封在圣十字教堂的柱子里。

距圣十字教堂不远,是波兰科学院,门前广场伫立着波兰伟大天文学家哥白尼纪念碑,这座雕像也是华沙著名地标之一。

可能是假期,不时有一队队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过来,祝福孩子们有个快乐假期。

在去老城的路上,经过华沙大学,这是波兰最大的高等学府。华沙重建,有他们的功劳。

不远是总统府。有约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雕像,此人有军事天才,爱国者,谋求波兰独立,但是却依赖法国而丧命。

有团友跟卫兵合影,互相很友好,很配合。哈哈,游客也是友好的使者。一对新人陪一位老者在总统府拍合影,也很温馨。我和同室团友老安,拍下第一张合影。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