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5月26日早7:30,晨雾弥漫在山间,小雨淅沥。我们赶到位于木鱼镇的神农架官门山景区。 入口处大门上高悬的野人母子亲吻的雕塑,以及石砌长廊,格外引人瞩目。使得景区主题非常明确——生态、自然。 景区内河水潺潺,山峰林立,沟豁纵横,谷深林密,遮天蔽日,风景优美,充满生机。但是,这个景区的重点不是它的自然风光,而是利用这种环境,建立的集生态、动植物、地质、人文、科考等于一体的诸多博物馆、生态园,内容极为丰富,成为神农架的缩影。 我们先去的“大鲵馆”,据介绍,大鲵是珍贵的古老孑遗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不影响动物,馆内光线较暗。馆外多个养殖池,有一种叫“达氏鲟”,体型较大,寿命长,是古老物种,素有“水中熊猫”“水中活化石”之称。 在去“科考馆”的路上,雨渐停,雾朦胧。小桥流水,雾锁青山,都是好景色。 “科考馆”最大的课题,就是揭开“野人”之谜。面对林海茫茫的神农架,人迹罕至,亿万年来发生了多少奇异而神秘的事情,有待人们探索。所以,“野人”留给人们的,仍然是个“问号”。 我们又去了“生物馆”及其“动物厅”“植物厅”,还有“地质馆”,等等。展品丰富珍贵,令人目不暇接。真实的展品,直观的说明介绍,也令人大开眼界,知晓了神农架自然界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和故事。 在生物馆下方,人造瀑旁,电子屏上显示的温度湿度负氧离子数据,很是诱人。陈导适时的向我们推介附近的养生、养老场所,好事,点个赞! 还有一眼龙吟泉,泉水不大,但名字响亮,打扮的也漂亮! 最后到了“熊猫馆”,馆舍很大,挺讲究,也足见对大熊猫的重视。我以为能看到憨态可掬人人喜爱的熊猫呢,可惜未能如愿。 9点离开官门山,15分钟后就来到“神农祭坛”。两只巨大牛角雕塑分别立于大门两侧的门柱之上,很威武。 这里青山环抱,香溪河流过,茂密的树林中,一棵千年古树铁坚杉,苍劲挺拔,傲然屹立。为这美丽而幽静的环境,增添了几分威严。后人为了纪念华夏始祖炎帝在神农架尝草采药的丰功伟绩,让炎黄子孙世代祭拜,便在这块风水宝地修建了祭坛。 其主体建筑是神农巨型牛首人身雕像,像高21米,宽35米。相加为56米,以示中华56个民族紧密团结。雕像立于苍翠群山之间,以大地为身驱,双目微闭思索状。其身后的青山被云雾遮住,更增添了神秘神圣的气氛。 我们登高243级台阶,来到雕像前的瞻仰台。俯瞰祭祀区,是外(天)圆内(地)方的图案,高高的两根图腾柱分列台阶两旁,柱上是牛首。对面山上云雾变淡,山峰仿佛披上薄纱,漂亮! 从雕像下到祭祀区,已十点。在“杉王”最佳拍摄点留个影,恰在此时,雕像后的云雾飘移,山峰显现,我抢拍了这一瞬。 10点半,我们来到此行神农架最后的一个景区——“天生桥”,位于神农架南部的老君山北麓,海拔1800米。 景区大门前,几根图腾柱映入眼帘。景区内,山峦叠嶂,绿树成荫,潺潺流水声和隆隆瀑布声交织,加之人声鸟语,宛如一部奏鸣曲。过了“一水桥”,便见“岩隙飞瀑”,从高大岩壁上的岩隙中激飞而出,飘飘洒洒,煞是好看。此处负氧离子竟达十七万多! 前行不远,我们就登上险峻石壁栈道。高处自“天生桥”桥洞倾泻而出的瀑布直下到“鹰潭”,似银河泄地,玉珠飞溅! 栈道依石壁走势蜿蜒曲折,游客不停驻足拍照,留下这山水画卷般的美景。 穿过石洞,才发现“桥”的奥秘,原来这岩溶性天生穿洞,呈葫芦状,中隔成桥,高约17米,黄岩河水从下洞泄出成瀑。虽说叫"桥“,但人们只能在桥洞里走,不能去桥面上去看。所以,这边拍照留影的人少多了。人们更喜欢的是瀑布啊! 我们前行不远,过退思桥,经羊潭,到观音桥,便原道返回了。此时已十一点半。 我们还要赶往宜昌,争取赶上夜游长江的船。
最后修改于 2024-06-14 16:55
阅读(?)评论(0)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