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行】4.大岳武当 气势非凡(下)

2024-06-10 06:59 阅读(?)评论(0)

524号在琼台午餐后,我们乘景区大巴回到太子坡站转车,近两点到达紫霄宫。这里背依展旗峰,周围的山峦形成一把天然“宝椅”,明成祖朱棣封之为“紫霄福地”。

紫霄宫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一1125年),元重建,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扩建后又扩建大修。是武当山的主要宫殿,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建筑之一。规模宏伟,很是气派。

沿中轴线登上长长的台阶,后面是“朝拜殿”,此殿有张三丰唯一画像,且有张壁画上,记录了600年前,张三丰观“雀蛇相斗”,结合太极思想得到启发创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内家拳之太极拳流传至今。在金顶,在南岩宫,都看到中外拳友们打太极拳,切磋技艺的场景。

后面是一宽敞的院落,紫霄殿威严地耸立在三层石台基的高台之上,屋顶全部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两色为主空雕花,装饰丰富多彩华丽,非常罕见

但美中不足的是,殿前的“说明”跟前面紫霄宫的“说明”,同是介绍“紫霄宫”,但在名称、始建时间等处,有着明显矛盾,很不严谨。

最后面的最高处,是“父母殿”,上面书有“三清阁”。

中轴线两侧的建筑,鳞次栉比、主次分明形成颇具规模的建筑群。

游览了半个小时,乘车前往“南岩宫”。

南岩宫位于独阳岩下,以峰峦秀美而著名。又是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元代著名武当道士张守清带领200多名徒众开凿南岩,在悬崖上凿岩平谷,广建宫廷”。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大规模扩建。整体建筑巧借地势,依山傍岩,使其与环境风貌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于是,南岩宫成为武当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得最完美的一处。

这个景区比紫霄宫大多了,大约三点,下车后,我们沿山道石阶上上下下,欣赏秀美的山川,游览名胜古迹。

很快便可远望到悬崖上的“天乙真庆宫”建筑群。

在竖有“天一湖”石碑处,我没在周边山谷中发现湖,倒是看到一只蜥蜴,网上搜到叫“长棘蜥”,给这大美山林增添了许多生机。

大碑亭中,龟驮石碑,刻有明永乐圣旨,保护大岳太和山。看来朱棣还真在意呢。

过了“玄帝殿”,我们进入到悬崖上的窄窄通道。平路、台阶,都是在悬崖边上,石栏外,是万丈深渊。

远处山峰上,隐约可见金殿,原来我们是在金顶的背面。在这里,我再次体会到七十二峰朝大顶”的景象,天柱峰的巍峨壮美!

这里的主体建筑天乙真庆宫石殿在悬崖之边,是张守清27年时间,元至大3年(公元1310年),率众终于建成梁、柱、门、窗等均以青石雕凿而成。当时便被誉为“规模宏丽,古昔未有”。

在石殿外,绝崖旁的一座雕龙石梁。石梁悬空伸出2.9米,宽约30厘米,上雕盘龙,龙头顶端,雕一香炉下临深渊,极其险峻,因此号称 “天下第一香——龙头香”因烧香摔下深谷甚多,在清康熙年间,便禁烧龙头香。

而在殿外上方石崖上,还放有一只镇山桃木剑,镇山之用吧。

大约四点,我们原路返回,又是长长的上上下下山路。又是汗流浃背了,觉得有点累了。

我看到民工挑着大大的纸箱,把用品送上山。他们不仅是挑起了个人生活的重担,也是给游客们带来了方便。我敬重他们,感谢他们!同时也受到了鼓舞,累着,且快乐着!

这一天,有车有索道,走了22000多步。

武当山以其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超过五岳的建筑规模、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的武当武术著称于世,“大岳武当”,实在气势非凡

五点半,我们集合在景区入口处,以“大岳武当”的照壁墙为背景,团友们合影留念。返回“武当山佳乐商务酒店”。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