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12月22日,从“中国水准零点景区”回来,发微信朋友圈。做功课时,认真的对观象山的“水准原点”和银海大世界的“水准零点”,做了进一步的了解,才知测量珠峰时所说的“黄海高程基准”,就是观象山的“水准原点”。却不是此文中的“中国水准零点景区”。为何?说来话长。 据介绍,1954年在青岛观象山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1985年,国家测绘部门以青岛验潮站多年详实观测资料为依据,对“1956黄海高程”,经过科学计算,重新确定了国家高程基准,称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并用精密水准测量接测位于我市观象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海拔高度72.260米)。全国所有海拔高程都是以位于青岛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为基准测量计算出来的。显然,这个“水准原点”才是“黄海高程基准”! 鉴于位于观象山的水准原点站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不可能向游客和公众开放,而银海集团码头与提供水准原点计算数据的麦岛验潮站近在咫尺。为了利用好水准原点这一青岛的独特资源,丰富青岛旅游内涵,宣传普及海洋测绘知识,经国家测绘局批准,由专家精确移植水准原点信息数据,由银海集团投资,2006年5月,在位于青岛市东海中路银海大世界内的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码头西南侧,建成向公众开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景区”。看来,“零点”是“原点”的替身,但也是精确的,作为科普、旅游,足矣。在这里,请注意“原点”与“零点景区”的区别。 我发在朋友圈的图片和简短说明,引起远在加拿大的老学生有余的关注。一则他是青岛人,关心家乡;二则他从清华海洋力学毕业后,曾在海洋大学工作多年,九十年代初赴加拿大,现在是海洋科学家、专家呢。他只知观象山的“原点”,不知此处的“零点景区”(我发的图片没有那幅说明牌)。我把这两处的联系向他作了说明。 有余以其赤子之心的热忱,及其学者做学问的缜密,对家乡青岛的海洋文化的发展、宣传、科普极为关心。他把朋友圈的问答,转到我俩的私聊。他谈了许多看法,把“零点景区”的话题延伸到青岛的海洋文化,并就有关于科普宣传测绘、潮汐与海浪、海滩形成、观象山“原点”等问题,提出四点具体建议。他还建议我把这次交流整理成文,对于涉及海洋专业的问题,他抽空修正。再发给青岛相关部门作为参考。我很赞成,他是忙人,师生合作吧。哈哈。 为了这份建议能够符合实际,我记得“零点景区”导览图里有个“体验站”,不知会科普什么知识,还是先抓紧去看看好。于是,有了第二天(23号)再次游“零点景区”。 没想到本来留的“念想”,马上兑现了。也没想到,一个景区会有这么多故事,本来这次【逛青岛】的一篇游记,将要变成三篇。
最后修改于 2020-12-26 13:15
阅读(?)评论(0)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